治療濕疹的驗方原來自古已有,明代醫典「外科正宗」上記載,這個驗方叫「紫雲膏」,網上有關「紫雲膏」的做法非常多,都是在古方上做變化。到了清朝,皇宮中的太醫又在原方上加了一些藥。
嚴浩先生在生果報中推薦以下的做法:當歸、紫草、金銀花、青黛各三錢,黑胡麻油一百一十克,蜂蠟(蜜蠟)七克。
將當歸、紫草、金銀花、青黛剪成細絲,用胡麻油冷浸一星期,放人不銹鋼鍋,大火煮滾,即轉小火熬油五分鐘,要不停攪拌。熄火,讓油自然冷卻後,把藥渣隔掉,再小火將油加熱,加入蜂蠟攪拌至溶解,熄火,冷卻後便成紫雲膏。
在冷卻的過程中把成品裝在小盒或小罐裏,過了十分鐘至一小時,成品便化成膏狀,紫紅色很漂亮,很有滿足感。這個藥膏有一個缺點,就是中藥味道很重,如果對薄荷不過敏,可以試試把薄荷膏混在紫雲膏裏一起用,薄荷的清香可以沖淡一點中藥味,涼涼的對皮膚也舒服。在外洗方面,推薦金銀花加白菊花,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:「金銀花能治一切風濕氣及清腫毒、疥癬、楊梅諸惡瘡。」把一撮金銀花和白菊花放在水裏,水滾便可。
紫雲膏中最重要的兩味藥是當歸與紫草,黑胡麻油不是黑芝麻油,胡麻油是 flaxseed oil,一般香港超級市場不易買到,可以試試 city'super。網上大部份都誤會是芝麻油,錯了。紫草和蜂蠟在賣做肥皂原料的店裏有,可以上網找一下。
潤肌膏
歌訣:潤肌膏內用麻油,紫草當歸一處投,能搽禿瘡枯槁色, 加之黃蠟效應收。
主治:禿瘡干枯白斑,作痒發脫。
製法:用麻油四兩 ,當歸五錢,紫草一錢同熬,藥枯濾清,將油再熬,加黃蠟五錢化盡傾入碗內,頓冷搽擦患上漸愈矣。
主治:禿瘡干枯白斑,作痒發脫。
製法:用麻油四兩 ,當歸五錢,紫草一錢同熬,藥枯濾清,將油再熬,加黃蠟五錢化盡傾入碗內,頓冷搽擦患上漸愈矣。
藥材:當歸五錢、紫草一錢、麻油四兩 、蜂臘(蜜蠟)五錢
器具:大碗+保鮮膜、磅秤、剪刀、
瓦斯爐、不繡鋼鍋一只、湯匙一支、濾網、30ml小罐x5、5ml小盒x10
1. 將當歸、紫草剪成碎片,放入麻油中攪拌一下並將藥材掩沒,擱置陰涼處約3天~1個月(與萃取濃度有關)。
2. 取出擱置的藥材及麻油,放入不鏽鋼鍋中,置於瓦斯爐上。並秤取蜂蠟備用。
3. 小火加熱,不停攪拌約五分鐘,
(可聞到當歸香,聽見油炸藥材滋滋作響,然後藥材開始浮起)。
4. 關火,將藥油過濾網去除藥渣。
5. 小火再熬藥油約三分鐘,關火,加入蜂臘攪拌至完全熔解。
6. 待藥油稍涼,開始裝罐分盒。
7. 靜置小盒約10幾分鐘、小罐約30~50分鐘即可硬化為膏狀,
再蓋上蓋子,大功告成。
神仙太乙膏
配方有很多種..(有人用橄欖油.或有加紅花.輕粉.蠍子等的)
胡麻油200克.
蜂蠟20g
當歸 12g
大黃 10g
生地黃 10g
赤芍 10g
玄參 10g
白芷 10g
田七 8g
甘草 20g
肉桂 10g(離火後才下鍋)
做法:
1.將各藥盡量磨成細塊或粉狀..以利藥中成份釋出..(有的是用泡一晚來提取藥力..但我是將藥打碎來提取藥力 )放入油中緩緩加熱至約150度.炸到略焦.
2.撈出渣..放入蠟片化之(網站示範上的是跟油一起放.但我認為後放比較不會影響提取藥材成份)
3.離火之後放肉桂粉..約5分鐘後濾之
最好用玻璃瓶裝..可儲放至少一年
配方有很多種..(有人用橄欖油.或有加紅花.輕粉.蠍子等的)
胡麻油200克.
蜂蠟20g
當歸 12g
大黃 10g
生地黃 10g
赤芍 10g
玄參 10g
白芷 10g
田七 8g
甘草 20g
肉桂 10g(離火後才下鍋)
做法:
1.將各藥盡量磨成細塊或粉狀..以利藥中成份釋出..(有的是用泡一晚來提取藥力..但我是將藥打碎來提取藥力 )放入油中緩緩加熱至約150度.炸到略焦.
2.撈出渣..放入蠟片化之(網站示範上的是跟油一起放.但我認為後放比較不會影響提取藥材成份)
3.離火之後放肉桂粉..約5分鐘後濾之
最好用玻璃瓶裝..可儲放至少一年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