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之計在於春,進補亦然。春天乍暖還寒,天氣潮濕,令人昏昏欲睡,胃口欠佳,感冒、敏感症發作,這時,便應該要調補一下。春天進補當然不是狂灌補酒或補湯,中醫角度,春天進補要補陽氣,要多吃辛味、甘味食物,少吃酸味食物,再因應不同體質,在食材和藥材作適當的配搭,從而增強免疫力以防邪氣侵擾身體。
立春進補 防邪毒侵
以中醫的概念來說,人為什麼要進補?中醫師崔紹漢解釋,虛則補之,即有虛便要補。其次,中醫相信治未病,預防勝於治療,因為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氣必虛」。如果身體抗病能力高,便不會被一些致病的外邪因素所干擾,如抵抗力低人士,其體質屬虛弱,所以要進補。進補都有不同程度之分,包括峻補,即大補,指平時體虛人士、氣血虛弱的長者、患有慢性疾病人士、產後的婦女、手術後的病人或癌症病人;輕補,如平時覺得疲倦、月經後婦女或感冒初癒等,未達虛的程度;最後是平補,只作調和陰陽便可。
事實上,除冬天宜進補,春天都是進補的好時機。在中醫的養生理論裏,其中一則講四時養生,天人合一,一切生理活動要順應自然,所以不同季節有不同養生之道,而食療或食補是其中的方法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」因為春天夏天的陽氣要生發,所以要養生養長,蓬勃生機;秋天冬天要養陰,陰精要潛藏,陽氣要收歛,不可散發陽氣,要保護陽氣,所以春夏重生,秋冬重藏。而春天進補宜於立春之後的日子,每年立春日子不同,今年正正是大年初一,即西曆2月4日。
春天潮濕 口味宜淡
基於以上「春夏養陽」的大原則,春天樹木生長,肝屬木,應春氣,所以春天進補的重點集中於肝臟,但不是強力補肝,春天入旺肝氣,樹木吸取陽光向上生長,所以在這原則下,要揀取一些有疏散和祛風作用的辛味食物,如韮菜、大蒜、薑、葱等味濃的食材,則有利肝臟。
由於酸味的食物有收澀的作用,所以不宜吃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,如山楂、醋、五味子、烏梅等。從五行理論,肝屬木,木剋土,土是指脾胃,即部分消化系統和胰臟、脾臟有轉化能量的作用,補充新的血細胞和製造抗體,所以脾臟與免疫系統有關,脾虛則免疫力低;加上脾好消化能力亦好,所以肝太旺會剋脾,令人胃口不佳,吸收能力減弱,容易染病,所以要減食酸性食物,而多吃健脾的甘味食物,大部分食物都屬甘味,如五穀類食物、肉類、蛋類及蔬菜類等,這些含豐富蛋白質及維他命的食物,能提升身體的消化能力和提供更多能量,以及加強免疫系統。而且,春天天氣潮濕,宜吃味淡的食物去濕,如生薏米、茯苓等。
男重補陽 女要滋陰
除要注意多吃辛甘味淡及少酸味的食物外,男與女、不同年紀和體質的人在春天進補亦有所不同。由於男士活動力強,體力勞動較多,所以要多補陽氣,多吃升散的辛味食物外,在藥材方面,可選北芪、黨參、山藥和蓮子等。
至於生育年齡的女性,由於經期引致容易失血,所以不只重補陽,還要強調滋陰養血,加上女性容易出現情緒問題,所以要疏肝解鬱,多吃疏散食物,如用玫瑰花沖茶或煲湯,或多吃紅棗、杞子、龍眼肉等甘溫的藥材,作補陽補血之效。更年期女性或平時工作繁忙緊張的女士,出現腎陰虛現象(相當於荷爾蒙失調),則要滋陰,可吃海參、鮑魚、燕窩及花膠等進補。
春困易倦 血液凝滯
中醫亦有所謂的氣滯血瘀的問題,氣滯指情緒鬱結,悶悶不樂,尤其在春天濕氣重(即春困),容易令人感到疲倦,這是由於春天陽氣升發,陽氣從人的體表散發,令血管擴張,腦和心的血流相對減少,所以令人感到疲倦和困乏。血瘀可能由於氣虛,無力推動血流,血液循環差,令血液運行不暢,容易凝滯,這多數發生於長者身上。
有氣滯的成人,無論屬什麼體質,亦不宜吃酸性食物,以免肝氣不能疏散,形成鬱滯,所以適合選用有升散作用的花類食物,如茉莉花、玫瑰花等。小朋友很少出現氣滯血瘀的情況,很少出現情緒問題。由於他們正值在生長的階段,正好配合春天的特性,在飲食上注意多攝取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及富營養食物,以強健肌肉和骨骼。小朋友的體質易虛易實,身體容易康復,所以在進補方面不需長補,只作平補,即喝普通的湯水便可。
早起養陽 避吃發物
春天除了注重養生進補外,在日常活動方面亦有所注意。春天陽光漸多,所以要多作戶外活動,郊遊和去亭園散步都很適宜。起居方面,春天要養陽,多接觸陽光,所以要夜睡早起(以前農業社會的習慣)。加上,春天容易引發風寒感冒、皮膚敏感等疾病,所以要避免吃一些誘發的食物,如牛、羊、鵝、鴨、蝦、蟹、無鱗魚及竹筍等食物,亦可飲用薏米水、羅漢果水或用赤小豆扁豆煲湯祛除濕氣。
三款春天補益食療
1. 烏雞黨參湯
材料 烏雞、黨參、南芪、大棗(去核)及生薑。
製法 將以上材料洗淨,烏雞去皮及內臟,加5至6碗水,煲至2碗水,調味即可飲用。
功效 這款湯水適合初春飲用,有補氣、養血和健脾之效。南芪、黨參補氣,大棗甘溫、補陽,烏雞有滋陰養血之效,所以適合大部分人飲用,尤其氣血虛弱人士。
宜忌 可長期服用,傷風感冒期間暫停。
2. 豬橫脷赤小豆湯
材料 豬橫脷、瘦肉、南芪、扁豆、赤小豆、生薏米。
製法 將所有材料洗淨,先將豬橫脷汆水,以7至8碗清水,煲約2小時至2至3碗,調味即可服用。
功效 適合暮春飲用之湯水,以祛濕的材料煲成,有補氣養血,健脾祛濕之效。
3. 玫瑰花粥
材料 玫瑰花、生薏米、紅棗(去核)、杞子及米。
製法 將所有材料洗淨,以3至4碗水把生薏米、紅棗及杞子,煲約1小時至剩2碗粥,再加入玫瑰花,續煲約5分鐘,即可飲服。
功效 這粥適合仲春時分食用,有調和氣血、健脾祛濕、疏肝解鬱作用。玫瑰花有行氣疏肝及解鬱之效,杞子可補肝腎,紅棗健脾補氣,生薏米可去濕,尤其適合女士食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